【转载】坐井观天:5G+AI,摄影测量的未来在哪里?
-
坐井观天:5G+AI,摄影测量的未来在哪里?
前几天老师给我发了个信息,希望我整理一下现在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出现的新公司,开脑洞畅想一下5G时代会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没有动手,一是确实时间精力有限,二是我想老师作为行业内顶级专家,必然比我更懂,我写了也是班门弄斧。正式运营公司快两年,目力所及的范围内,自我感觉发展还是不够快的,也许欠缺的就是沉淀下来对时代和行业的变迁做一个更深入的思考。
雷军说“站在风口猪也能飞”,强调的是“势”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行业的“势”又在哪里呢,我常常在想,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降低成本,持续稳定的获取利润。我有一些思考的结论,也许不够完善,倒是可以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来一番思想的碰撞。
摄影测量学每个大的时代变革都是有由其外部的计算方式和设备的变化推动的,如从模拟到解析,从解析到数字,那么数字时代之后是什么呢?有人谈及其为信息化摄影测量时代,也有人认为信息化只是数字化的高级阶段,并不能划为独立的时代。我们认为新的一个时代变革的划分,不是以时间或者阶段来划分,应该以是否导致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是否导致生产力大幅提升,服务模式是否改变来划分。从现有的阶段发展来看,不足以明显区别于数字化摄影测量时代。
那么我们所处的时代或者不久地将来哪些相关地技术将引领我们走进全新的时代呢? 我认为5G、人工智能、云计算,三项技术的发展进步将不断改变未来摄影测量的生产方式,将大幅提升生产力,甚至会从简单地数据生产向数据服务完全转变。
目前的传统产业链条为,客户提出需求,各单位响应需求,作业单位需要实地飞行采集数据,实地采集地面控制点,获取外业数据之后再将数据放到硬盘之中送回内业处理部门,内业处理部门采购特定行业处理软件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响应单位或者客户自身进行分析,最终得到客户需要地各种应用成果和分析报告。
在这一链条之中,摄影测量的存在,更多地是以工具的角色而存在,是数据生产中的一个环节。然而设想我们在有5G网络,云存储、云计算、以及AI算法地情况下其产业链条和变成什么样呢?
我想未来产业链条将只存在影像数据采集,和在线数据服务两个环节,中间环节将在技术地进步中消失。未来客户提出一个需求,只需要找到数据采集商获得影像数据,上传采集的影像数据到软件厂商搭建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平台,由于5G技术的成熟将使得数据上载的速度瓶颈被完全解决,云存储和云计算的成熟化使得数据处理能够高效地在线化处理,AI技术的进步发展能够使得数据分析能够完全智能化,用户可以在线获得并应用成果,可以在线获得智能化分析报告,外业的控制点则可由RTK和控制网取代。
在线服务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然而早期参与的公司,如Pix4D,AutoCAD的Recap等产品形式,更多的还是一个在线化的工具,一个工具的在线化的意义十分有限。例如将PhotoShop放在线上并没有意义,用户需要的是有一键美颜的傻瓜式产品。放到我们的行业中,例如有油管泄露检测需求的客户,关注的并非如何更好的使用摄影测量相关产品和技术去完成检测,客户更多关心的只是最终的结果,将一个工具放在web端并没有简化其工作流程,也没有对结果获取带来便利,其属性也固定在了工具一端,实际上客户需要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摄影测量软件产品不能只停留在数据生产一端,应该在特定的场景中引入AI技术做更多的分析应用,为终端客户提供直接服务。
在此模式上走的比较前的公司,可以参考SkyCatch和DroneDeploy。其中DroneDeploy是一家专门为无人机提供云服务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其在三年时间服务了涉及全球160个国家的客户,完成了3000万英亩的无人机数据的云端处理和应用,其体量和发展速度不是传统的软件商,也不是传统的服务商能够媲美的。以DroneDeploy为例,通过大疆无人机的SDK,已经做到一键化的数据采集,结合云端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说是真正做到无专业化门槛、在线随时随地服务。DroneDeploy 应用市场不仅使得用户得以连通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成像数据库,它还为开发者提供了多种新机会,目前首发的应用已经在逐步的构建起DroneDeploy的应用生态圈:与 Box 公司文档共享,从 MyJohnDeere 导入土地界限,数据导出到 Autodesk,用 WhiteClouds 对无人机地图 3D 打印,通过 Verifly 购买即期航空保险等等。其他应用包括 AirMap 的飞行控制软件,EZ3D 的屋顶检查软件,DroneLogbook, Flyte,, Kittyhawk,,NVdrones 和 Skyward 的飞行记录软件;还有Aglytix, AgriSens, Birds. ai, Skymatics, SLANTRANGE 和 TensorFlight 的农业软件。
SkyCatch公司也采用SaaS云端服务模式,SkyCatch为小松公司设计智能化工程项目,利用一队无人机测绘三维地图,然后指导机器人控制大型工业车辆作业,Skycatch无人机绘制地图不但节约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犯错的机会。无人机将配备立体摄像头,系统能够以三维数据的形式,获得施工人员和其他建筑机械的作业结果(地形变化)。然后对当前数据与施工前使用无人机测量的地形数据、三维竣工图的数据进行自动对比,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管理施工进度。此前小松测量团队利用传统方法绘制某块区域的地图大约平均需要两周时间,现在使用无人机在一天之内就会完成全部绘制工作。
从矢量数据的生产上看,传统的摄影测量大量使用立体测图的模式,目前有些公司采用了半自动的采集的模式,然而其都没有办法完全摆脱人工的参与。但是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物体的识别以及轮廓的提取,比如这个领域之中Ecopia公司,利用SaaS+AI分析模式能够全自动地从遥感影像之中获取建筑和道路地矢量数据。
同样地模式在初创公司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也取得较为成功,其通过卫星和无人机实时采集地面和气象数据,整合土壤、地块、作物、农资等全方位信息,通过AI分析,实现产量预估、病虫害防治知道、农业灌溉、农业金融等全产业链数据支持和管理级服。
传统软件商大量走向SaaS服务,云和AI已经是未来不可阻挡的趋势,因而提供在线化的数据服务必然是各个行业软件商必须重视的问题,放到地理信息行业上看,整个行业中90%是中小企业,90%企业是数据服务企业,软件又限于盗版的泥沼之中,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完全的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顺应时代技术的变迁,直接为终端客户提供服务,改造行业中零散、服务质量低的从业者,用算法替代人工,用更方便和透明的服务模式替换复杂冗长的商业链条,我们认为将是未来无可阻挡的趋势,中测智绘未来的使命,也将是提供在线化的智能数据服务,为相关行业带来更多的便利,节省更多的成本。
------------------------------------------
作者简介 中测智绘
朱俊锋, 中测智绘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武汉大学博士,师从张祖勋院士,专注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
Mirauge3D三维重建系统以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客户解决测绘地信国土资源领域的各种需求。详情请咨询010-53659612。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测智绘”公众号
随时随地掌握倾斜摄影三维重建新鲜资讯和技术趋势
文章来源:“中测智绘”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pOjL5wMweo3GcyR8WOXymw